黄河安澜,关乎千家万户。8月7日,由兰州市黄河河道管理站实施的黄河干流兰州市城区段堤防达标工程全线开建,工程实施后,将进一步提升黄河河道堤防防洪保安能力,有效应对百年一遇洪水威胁、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全力筑牢防洪安全屏障。这项工程进展如何?采用了哪些新材料、新工艺?9月1日,记者来到施工现场进行探访。

黄河干流兰州市城区段堤防达标工程是针对现有防洪工程存在的达不到设计防洪标准问题,开展的防洪治理工程,主要建设任务为加高堤防。工程的治理任务涉及安宁区、七里河区、城关区,治理岸线长度9.21公里。工程涉及黄河左岸(七一滩—省森林总队段、深安大桥上游段、生命之源雕塑西段、小西湖黄河大桥—白云宾馆段、会展中心—省人大段,共计7.04公里);黄河右岸(兰州水车园段、滩尖子—雁滩大桥段,共计2.17公里)。“我们借鉴国内河道治理的经验,采用新材料、新工艺,根据不同的地形地貌,河势高低、河面宽度和防洪高度,选取不同的架构方式,分别加以加固。有玻璃防浪墙、铝合金装配式防浪墙、挡水花池防浪墙、封堵原混凝土不挡水栏杆四种模式,以期达到防洪、与黄河风情线景观高效融合、减少对市民的扰动、节约资金的四重效果。”兰州市黄河河道管理站站长陈孝伟告诉记者。

对原混凝土不挡水栏杆进行封堵
在滩尖子到雁滩大桥段的人行步道上,记者看到围挡之内已开挖出一条深约1米、宽约50公分的沟道。这是玻璃防浪墙的硬核基座,工人们有的在切割物料,有的在校正预埋件,有的在做支模,有的在绑扎钢筋笼,施工现场紧张而有序。“滩尖子到雁滩大桥段的施工,主要做的是玻璃防浪墙,长度2公里,目前基础开挖500米,正在绑扎钢筋笼,预埋件安装构置后进行基础浇筑,基础浇筑完成后进行玻璃防浪墙的安装,恢复人行道原貌。”陈孝伟告诉记者,玻璃防浪墙防洪高度在1米左右,既满足防洪要求,守住安全,又让景观更通透,与黄河风情线景观高效融合。

玻璃防浪墙工作人员调整校正预埋件
在小西湖黄河大桥到白云宾馆段,黄河岸边的原有空心栏杆已被封堵。“我们避免大拆大建,对原有栏杆进行修复,空心部位进行封堵,里面支起钢筋,再用砂浆砌筑,打磨修饰后用真石漆喷涂。”陈孝伟说,工程对现状栏杆进行封堵后形成连续、坚固的硬质防护屏障,强化滨水区域的安全防线,封堵原栏杆可以提升防浪墙抵御洪水、波浪冲击的稳定性。该段长1.2公里,目前封堵已完成,正在进行喷涂真石漆作业。
随后,记者来到生命之源雕塑西段的人行步道,只见人行道上立起一堵高1.5米左右的“墙”。这不是普通的墙,而是可以移动、拆卸的装配式防浪墙。在地下打好地桩,立柱安装在其上,然后工人将一块块的铝合金挡板装配到两个立柱之间,挡板之间无缝对接,两端螺丝固定,这样一堵防浪墙就建好了。“如果有大水预警,我们就把防浪墙装配好;平时装配式防浪墙放在库房,人行道上仅有与地面持平的地桩,市民在这里游玩也不受影响。”陈孝伟介绍,生命之源段工程总长1.62公里,其中500米是装配式防浪墙,其余是挡水花池防护墙。装配式防浪墙目前基础开挖350米,已浇筑完成110米,正在稳步推进。“需要时装配,不需要时拆卸,我们要未雨绸缪、有备无患。”

铝合金装配式防浪墙
目前,工程正在紧锣密鼓地推进,计划10月底完成主体工程建设任务。受降雨天气影响,工期时间紧张,工程设计、监理、施工单位、兰州市黄河河道管理站工作人员时时在现场办公。“一定要把工程做成合格工程,全力以赴把防洪防汛落到实处。共同筑牢城市防洪安全防线,保障市民生命财产安全和城市整体安全。”采访最后,陈孝伟如是说。(观澜新闻记者 马艳玲 李莉)